业务的后台开发,过去的工作出彩点很多时候是:在完成业务需求的同时,弥补基础设施的不足。在近几年,随着底层 PaaS 的日益完善,这类的短板在变少:比如好几年前的数据库分库分表,可能需要一个中间件团队的几个 DBA 专门开发和维护。但现在很多云厂商的数据库,天然就是分片和主备容灾的。这是技术的复利效应,也是所有业务开发不得不思考的问题。

上有数字化浪潮峰值已过,下有基础设施完善导致大部分的业务架构知识和经验都在贬值,业务开发路在何方?我认为对于业务开发/架构师,(数字化过程里)做的事情是正确的将现实世界映射到计算机世界。所以很多时候,关于架构设计背后的思考,答案往往都来自:1) 业务领域;或者 2) 计算机,网络,分布式本身的原理。但真正重要的是其中的思考力。

通过从系统的设计(Know-How),思考和反推背后依据的原则和原理(Know-Why),锻炼思考力(也有人说第一性原理),可能是比较重要的。因为越本质的结论往往是越容易迁移的。

下面分享一些关于(电商)业务架构的思考和记录。

订单和交易

电商业务的核心是订单和交易。订单系统作为电商系统的“纽带”贯穿了整个电商系统的关键流程,也是大部分的业务复杂度的体现。

如果给订单这个实体下一个定义,它是 买卖双方一次钱-物(或服务)交换的凭证和合同 ,至少承载两个功能:

  1. 合同:包含钱物交换所需要的所有信息。包括物品,价格,金额,时间地点。
  2. 状态流转:需要将线下的交换环节通过订单状态机建模到订单里。让这个交换环节可以数字化。

根据订单的这个定义,我们可以解释很多在交易,下单,订单系统的设计,比如:

1. 订单模型设计

订单的设计通常分为主子订单,其实更适合的说法应该是 “订单(Order) - 订单项(OrderLine)”,订单记录交易的合同信息和状态,可以说就是合同本身;订单项记录的是:这笔订单里所购买的具体商品(SKU)、数量和价格。

2. 拆单

既然订单的粒度是买卖双方一次交换,那么一笔订单的覆盖范围,应该是一笔订单对应相同买卖双方的物流和资金流。这解释了为什么需要拆单和怎样拆单:

  1. 不同卖家的商品需要拆分到多笔订单,因为它们构成不同的资金流。
  2. 库存在不同货仓的商品应拆分到多笔订单,因为它们的物流也不相同。

3. 保持订单(状态)简单

在电商领域里,订单和物流、支付、售后等域是一个星型设计。除了部分需要用户/卖家主动确认的步骤外,很多的订单状态的流转来自于其他域(资金流、物流)的驱动。

正因为订单流转的权责来自其他领域,订单的状态的一个设计原则是保持简单。比如订单里有“支付中”的状态,可以理解为“当前订单流转的权责给到支付域,正在等待支付结果通知”。而“支付中”这个状态其实对应支付域里的一系列状态。

订单、交易、支付等涉及金额的关键系统;稳定性和防范资损风险的优先级,应在业务创新之上,应该保持订单的职责单一。

同时,订单的定义也可以指导一些业务和场景应如何落地:

1. 不同的订单类型:拼团、O2O、货到付款

不同的业务场景下,可能需要调整订单状态机:

比如拼团玩法,可能需要在“支付中”的状态前加入“拼团中”的状态。 再如 O2O 业务中,因为配送/服务过程对客户体验至关重要,所以可能需要将配送的状态建模到订单状态里。(例如饿了么的订单,就有“骑手待接单”,“配送中”这些状态)。 COD(货到付款)则支付环节相应转移到订单配送之后,而过程中所有与款项相关的逻辑变为只操作金额数字,不对结算和账户进行打退款操作。

常见的实现思路有两种:

  1. 中台+业务前台的做法:中台保留基本的业务状态机,开放业务定制拦截状态往下流转,相当于将订单流转权责移交至业务前台。双方通过异步+补偿方式保证一致性。
  2. 无法通过 1 的方法定制的业务流程,则需要扩展订单类型,新增不同的状态机,完成业务流程。考量点是实现成本和业务价值的权衡。

2. 为什么所有金额计算要放在下单

不同的业务玩法,可能会导致资金流的改动。比如分佣带货(这是常见的 CPS 模式:达人通过推广链接引流到特定商品,达成交易后,通过佣金的方法获得收益):

Alt

可以看到,资金流会以分佣的形式给到带货达人。这样的业务模式下,有两种选择:1) 在订单结算分账时,通过快照信息计算佣金;2) 在订单生成的时候,就将佣金金额计算好,在分账的时候再获取。

在这两种方法中,第二种方法是更好的方法和选型;第一种通过快照的方式是存在资损风险的。它违背了“订单”的基本定义:所有后续履约所需要用到的信息(包括分佣佣金),都应该在创建订单的时候就确认并记录。而在技术上,我们使用分布式事务的方式,保证下单过程的事务一致性。

关于一致性,下面会说说下单和其他场景的一致性。

下单与订单系统、一致性选型

上文中说到在电商下单时,我们会使用分布式事务保证一致性。常见的架构设计是将整个订单页和下单接口独立为一个微服务(buy),运行一个 TCC 协议的分布式事务,分布式一致性的选型很多,TCC 是其中一种:

Alt

在下单这个场景中选择一致性模型,我们的思考点至少有这几个:

  1. 原子性和隔离性:下单的业务,所有资源的操作需要一起成功,一起失败,也就是需要分布式原子性。则我们不能使用最终一致性的模型,只能使用 TCC 或 2PC,3PC 这样的事务。
  2. 同步 / 异步:同步的本质就是加锁,锁住分布式事务里所需的资源,同时阻塞等待整个事务处理完成。这样的开销太大,吞吐量很低。而 TCC 是异步执行,在过程中并不需要长时间锁定资源。

关于事务的选型,实现和容错,是一个值得单独讨论的话题,目前我们先关注 TCC 的实现。

Alt

在这里,Buy 应用担任的是分布式 transition manager 的角色,负责将事务的执行和推进。在实现时,有几个值得注意的点:

  • 空回滚:当某些参与者在第一阶段未收到尝试请求时,系统将取消整个事务。如果一个失败或未执行尝试操作的参与者接收到取消请求,则需要进行空回滚操作。
  • 幂等:当出现网络超时等异常情况时,在第二阶段会重复调用确认和取消方法。因此,这两种方法的实现必须是幂等的。
  • 避免资源悬挂:网络异常扰乱了两个阶段的执行顺序,使得参与方端较晚地收到尝试请求而早于取消请求。为确保事务正确性,取消操作将执行空回滚,并且不会执行尝试操作。
  • 锁定资源:Try 过程中锁定的资源,在整个事务过程中对外不可见。(这里不同于阻塞访问

有一些分布式事务框架(Seata)提供 TCC 的抽象。但其实实现的大部分复杂度是在各个原子事务的方法实现。

REF

  •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zU0OTE4MzYzMw==&mid=2247488518&idx=1&sn=336409f91801c1c6617ccc9d7f67fa24&chksm=fbb29df8ccc514ee3c637ed39b0afe6222e5bf8531d5d78de3ab6d3b68f0c3dab8470be20a03&scene=27